- A+
《康德著作集》[套装10册]包括:《纯粹理性批判》、《实践理性批判》、《判断力批判(上、下册)》、《论优美感和崇高感》、《法的形而上学原理:权利的科学》、《道德形上学探本》、《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》、《历史理性批判文集》、《逻辑学讲义》。
《纯粹理性批判》
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、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,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。
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,1781年初版,1787年再版。
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:通过对理性本身、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,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、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,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、功能、条件、范围和界限,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,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,其使命是为真正的、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。
《实践理性批判》
本书是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三大批判著作之一,康德的第二批判《实践理性批判》出版于1788年。
从内容上来看,如果说“纯粹理性批判”的任务是要确定人类认识能力的先天要素及其先天要素的若干规定,那么,“实践理性批判”的任务就是研究理性的实践使用的先天原理的可能性、范围和界限。
康德立足于无人可以怀疑的“纯粹实践理性”去批判理性的“全部实践能力”,从人的纯粹理性现实具有的实践能力出发并以之为标准,批评和评价一般的理性在实践活动中的种种表现,从中确认纯粹理性的先天普遍规律,即道德律,道德律使人认识到人在实践中事实上是自由的。
康德在本书中提出的自由概念成为“纯粹理性批判”和“实践理性批判”结合的基石。特别是在本书中提出了他的脍炙人口的两大崇高原则:“头上的星空”和“心中的道德律”。
《判断力批判(上、下册)》
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三大批判之第三批判,出版于1790年。
这是康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部著作,他从构思到写就这三部著作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,是其批判时期哲学思想的集中表述。
从内容上来看,“纯粹理性批判”的任务是要确定人类认识能力的先天要素及其先天要素的若干规定;“实践理性批判”的任务是理性的实践使用的先天原理的可能性、范围和界限:“判断力批判”是要消除前两个批判所造成的自然和自由、现象和本体、知识和道德的分裂与对立。
全书除了序言和一个完整的导言外,分为“审美判断力批判”和“目的论判断力批判”两部分。
《论优美感和崇高感》
本书是康德在第三批判之外唯一的一篇美学著作。
充分显示了作者的风格、人格与若干重要思路。
书中的主要内容有两点:一是优美与崇高的对立与统一,一是强调美的主观性。
《法的形而上学原理:权利的科学》
本书是德国古典哲学大家康德主要的一部法学理论著作,是《道德形而上学》的上册,康德作为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、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,在此书中阐述了他的法学思想。本书是康德对启蒙运动以来所宣扬的自由、平等的道德和正直法律观念进行的系统整理。
在本书中,康德认为人具有天赋的权利,即与生俱来的自由。书中抨击了封建主义的法律特权,提出建立资本主义的法律秩序。康德的法学理论鲜明地代表了传统的西方法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。
本书对黑格尔及以后的哲理法学家的法哲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《道德形上学探本》
本书是作者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一本经典,初版于1797年。
在该书中,康德认为道德上的善恶,行为的是非标准,是超乎经验的原则。人作为有理性者,为自己定下道德规律,这种规律是普遍适用的。康德所谓的道德形上学正是研究道德的超乎经验的纯粹形式。
本书篇幅不长,但集中论述了德性是人的意志的道德力量而具有自主性的思想,是康德德性论的代表作,对西方的伦理思想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。
![《康德著作集》[套装10册]](https://www.iyd.wang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5/1746837126-康德著作集(套装10册)(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)-康德.jpg)
《康德著作集》
作者简介:
伊曼努尔·康德(德语:Immanuel Kant,1724年4月22日-1804年2月12日)
著名德意志哲学家,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,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,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。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,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。
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统,并且有为数不少的著作,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“三大批判”,即《纯粹理性批判》、《实践理性批判》和《判断力批判》,这三部作品有系统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(认识论)、伦理学和美学思想。
《纯粹理性批判》尤其得到学术界重视,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,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,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。此外,康德在宗教哲学、法律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论著。